幼兒園“玩轉”體育游戲教師只需這三個途徑
體育活動是學前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體、智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啟迪智慧,發展體能。為幼兒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讓體育活動在幼兒園“玩轉”起來并非易事,因為我們中國的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孩子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不但教師提心吊膽,就是家長也會非常在意,因為安全事故而引起的家園糾紛很常見,讓孩子的體育活動“玩的精彩”,教師只需從三個途徑入手即可。
第一個途徑:現在給幼兒園的體育游戲可謂五花八門,其實在這些諸多游戲中,可把中國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作為重點,例如:丟手絹、跳皮筋、玩陀螺、滾鐵圈、扔沙包、跳竹竿、抬花橋等傳統游戲,對于孩子的肢體協調發展和運動技能發展都是很全面的。在現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動,幼兒園的體育活動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國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呢?
第二個途徑:讓孩子在體育活動中,不但要促進體育技能的發展,更要在活動中促進其智力的發展。比如;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體育器械,要發揮器械在幼兒身體發展中的作用。重點是讓孩子們能夠進行一物多玩和一物新玩,一物多玩,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探索多種玩法,在活動中啟迪幼兒的智慧和創造思維。一物新玩,就是拋開傳統地玩法,探索新玩法,例如:用廢舊的呼拉圈、易拉罐、空水桶、輪胎等材料,都可二次利用,目的是增強其體質,提升其體能,多創新,多實踐,讓體育活動“玩的精彩”。
第三個途徑:積極調動起家長的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家長一起重視起體育活動,我們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質生活,而是缺少運動和鍛煉,積極開展家園共育,轉變家長的思想和觀念,放開手腳,讓孩子跑起來、跳起來、動起來,我們教育的孩子未來不是成為“小綿羊”和“溫室的花朵”,如果從思想上不轉變,那么,我們的體育活動也不會”玩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