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教材之藥物不良反應相關知識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4-11-07
健康管理師教材之藥物不良反應相關知識
1.藥物不良反應類型:第一類,反應與藥物的藥理特性和劑量有關;第二類反應是極少數具有過敏體質或特異體質的病人,在使用常用量或低于常用量藥物時發生的過敏反應;第三類反應是藥物治療后的繼發反應;第四類反應為藥物相互作用引起。
2.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方法:①嚴格掌握用藥指征;②種類寧少勿多;③從小劑量開始;④簡化用法劑量方案,勤隨訪;⑤熟悉所給藥物的實際來源、廠家和效價
3.藥物不良反應與藥物不良事件的區別:①ADR(藥物不良反應):“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生理機能過程中,人接受正常劑量的藥物時出現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藥目的無關的反應”(正常用量/用法”)。②ADE(藥物不良事件):超量用藥(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用藥不當以及假冒偽劣藥引起的對人的傷害。
4.合理用藥的原則:(1)明確診斷,對癥下藥。(2)根據藥理學特點選藥;(3)及時完善用藥方案;(4)強調個體化。
5.老年人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重要器官功能逐漸衰退,藥物的吸收、排泄、代謝、分布及其作用與青壯年明顯不同,腎小球濾過率及腎血流量、肌酐清除率下降,藥物排泄受損,容易造成蓄積;體內水分減少,脂肪增加,會引起藥物分布變化,藥物可能會在脂肪組織內蓄積,產生持久作用;有的藥物的半衰期老年人比青年人長4~5倍;老年人用藥種類多,會產生藥物有益的和不良的相互作用,甚至毒副作用。
德誠教育竭誠為您的職業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