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師的應該準備的五個方面
企業培訓師的應該準備的五個方面 .
一、計劃性:培訓以及涉及到培訓企業的各方面,由于臨時制定方案可能會產生不全面,也較難征得內部其它人員的認可。例如一個做人事的經理想作銷售方面技巧培訓,而這個銷售經理則需要管理經銷商的課程,這就不利工作協調和安排。同時“臨時抱佛腳”這對年度培訓的資金安排準備也不能準確。
二、系統性:企業為求達到戰略目標會根據當時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步驟地實施,如培訓而言,要注重品質就需要獲取一定的資訊。如講師的師資、背景、課程的設計、預測培訓效果等等。“要貨比三家的心”才能有底。如上海婦誼集團公司98年的培訓主題是“創造新動力”,97年的培訓主題是“如何獲得競爭力”。現在他們就對個人、部門、企業的“競爭力”的培訓要求、培訓計劃制定并付諸實施。
三、主動性:社會上培訓多如牛毛的資源很多,像大學的教授、培訓公司、咨詢公司、著名企業的實力人物等。培訓的方式也很多,公開課、內訓課;自助形式、網絡形式、游戲形式、案例形式、研修形式。究竟采取“選擇進來”還是“選擇出去”,究竟適用何種培訓方式,不主動了解很難權衡判別其優劣。一個企業來索取我公司的培訓課程,知道我們有“期權模式設計”方面的課程,并知我們能為其咨詢診斷符合其企業特點的模式時,希望我們能盡早到他企業開設“內訓課程”,而原他們就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四、受益性:在人力資源資本化的今天,通過培訓可提高智量(智慧之量),因此培訓的過程也是理念轉換、能力提高的“生產部門”,是相當注重效益的。因此好的培訓一定要對癥下藥,有些內訓要求講師先潛伏受訓企業實地了解情況后再培訓,其過程雖長,但確保了質量,具高附加值,如果沒有及早準備就很難按預想的計劃推行。
五、整合性:隨著企業的變革,外部環境的應對、組織結構調整、經營方向轉移、群體員工分流等重要事件都需培訓予以配套。若早作準備,在防范措施、開闊思路、制定方案時便能游刃有余。如一家企業的行銷方式由直銷向經銷轉移,就涉及到銷售人員安排、網絡管理、價格政策調整等一系列事項,通過培訓后就有利于按既定步驟實施,做到不慌不亂。
德誠教育為各界人士搜集了企業培訓師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