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魚引發保育員的思考
從吃魚引發保育員的思考
魚是幼兒園的菜譜中平凡菜色,它對孩子們來說,既是喜歡吃而又怕吃。每天開飯時間到了之前,保育員都會利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開始向孩子們介紹起今天的美味佳肴,有些孩子們一聽到吃魚,都興奮的叫了起來:“我最喜歡吃魚了”。不一會,當熱騰騰地飯菜端到手里時,有一個小朋友叫道:“阿姨,魚里有很多骨頭吃不了,快來幫我剝魚!”我笑了一笑,走過去鼓勵道:“你長大了,要試著自己動手剝魚了。”隨即,我便邊鼓勵幼兒自已學吃邊把吃魚的方法對所有幼兒都說了一遍。在教給幼兒正確地剝魚方法后,巡視中發現:除了幾個幼兒能較熟練地剝著魚吃外,大多孩子都不會自己吃魚。他們有的拿著魚無從下口;有的著急地用手指摳著魚肉,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有的用勺子使勁地刮著魚肉,一不小心,把誘人的魚塊掉到了地上;還有的孩子索性把魚留在盤子里一動不動,等著老師、阿姨來幫忙。然后我又仔細地講解了一遍吃魚的方法??蛇€是有孩子兩手不動,嘴里喊著:“阿姨,我不會,你來幫我!”我最終走過去,幫了幾個孩子的忙。午餐結束后,再回頭看看垃圾盤,發現好多魚都沒有吃干凈,很多孩子把魚塊兩邊帶刺的部分整塊的扔了。
從今天進餐的情境中,我們能發現以下幾種情況:1、 孩子自己會動手做。(少數)2、 自己不會,但愿意嘗試。3 、自己不會又不愿學,依賴成人。根據《生活活動》的指導綱要:中班孩子應該掌握一定的剝剔食物的方法??墒?,從小小的鏡頭中不難看出,我們班的孩子大多都缺乏吃魚的生活經驗。應該說,他們經常吃魚,但缺乏剝魚剔骨的經驗。是誰使我們的孩子不會自己動手做呢?應該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一個問題。當孩子蹣跚學步的時候,如果我們因為害怕他們摔倒而不讓其邁步的話,那么孩子將永遠都學不會走路。人生的路還很長,現在只是一個開始。請我們的父母長輩們放開手,讓我們的孩子自己去嘗試。讓他們在做中學,從失敗中找到成功!
在以后的進餐及點心活動中,我們便開始有意識地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如結合當日的膳食,教孩子剝剔食物的方法。如:蝦、蛋、桔子、花生米以及帶包裝的果點等。經常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玩具、洗洗小手帕、整理餐具等。讓孩子們在自我操作,自我服務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悅。
德誠教育為各界人士搜集了保育員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