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合理情緒療法的操作過程之心理診斷階段
心理咨詢師技能-合理情緒療法的操作過程之心理診斷階段
在這一階段咨詢師的主要任務是根據(jù)ABC理論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通過與求助者交談,找出他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xiàn)(C)以及與這些反應相對應的誘發(fā)性事件(A),并對兩者之間的不合理信念(B)進行初步分析。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尋找求助者問題ABC的過程。
其中,求助者遇到的事件A、情緒及行為反應C是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的,而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B則難以發(fā)現(xiàn)。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極等。絕對化的要求是指個體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因此,當某些事物的發(fā)生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個體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從而極易陷人情緒困擾之中。過分概括化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它的好壞一樣。它是個體對自己或別人不合理的評價,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糟糕至極是一種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論到非??膳?、非常糟糕,甚至是災難結果的非理性信念。當人們堅持這樣的觀念,遇到了他認為糟糕透頂?shù)氖虑榘l(fā)生時,就會陷入極度的負性情緒體驗中。咨詢師可以根據(jù)上述特征,尋找、發(fā)現(xiàn)、準確把握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在診斷階段,咨詢師還應注意求助者次級癥狀的存在,即求助者的問題可能不是簡單地表現(xiàn)為一個ABC。有些求助者的問題可能很多,一個問題套著其他幾個問題。例如有一位大學生,在一次考試不及格(Al)后變得很沮喪(Cl),其不合理信念可能是“我應該是個出色的好學生,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Bl)。但是他的不良情緒(Cl)很可能會成為新的誘發(fā)事件(A2),引起他另一種不合理信念“我必須是個永遠快樂的人,而絕不應該像現(xiàn)在這樣憂心忡忡”(B2),從而導致他更為不良的情緒反應(C2)。因此,咨詢師要分清主次,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和求助者共同協(xié)商制定咨詢目標。這種目標一般包括了情緒和行為兩方面的內(nèi)容,通常要通過治療使情緒困擾和行為障礙得以減輕或消除(陳仲庚,1990)。
最后,咨詢師還應向求助者解說合理情緒療法關于情緒的ABC理論,使求助者能夠接受這種理論及其對自己問題的解釋。咨詢師要使求助者認識到A、B、C之間的關系,并使他能結合自己的問題予以初步分析。雖然這一工作并不一定要涉及求助者具體的不合理信念,但它卻是以后幾個咨詢階段的基礎。如果求助者不相信自己問題的根源在于他對事物的看法和信念,那么以后的咨詢都將難以進行。在這一階段,咨詢師應注意把咨詢重心放在求助者目前的問題上,如果過于關注求助者過去的經(jīng)歷,可能會阻礙合理情緒療法的進行。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wǎng)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yè)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