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知識-什么叫營養不良?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5-04-03
公共營養師知識--什么叫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由于進食不足或進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為慢性疾病消耗較大所引起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癥。營養缺乏癥又稱蛋白質、熱能不足性營養不良,一般多發生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
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1.營養素長期攝入減少:如嬰兒生后缺奶,過早地采用米粉和粥類為主食;或者因唇裂、腭裂影響哺乳;也有少數病兒是由于長期偏食、厭食、吃零食所引起。
2.營養素的吸收不良:小兒經常腹瀉,或伴有胰腺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礙,妨礙了營養素的吸收利用。
3.營養素的需要量增多:雙胎兒、早產兒、各種急慢性感染、生長發育加速期等都會增加人體對營養素的需要量,從而造成營養素及能量相對不足。
4.營養素的排泄量增加:如糖尿病時增加體內葡萄糖的丟失,腎病綜合征時常伴有大量蛋白尿,這些疾病往往容易合并營養不良。
治療小兒營養不良,首先是調整飲食,輕、重度營養不良患兒,因消化能力尚好,可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供給大量維生素類,盡可能使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符合3:2:1,每日每公斤體重供給熱量170~250焦耳。若消化與吸收良好,每隔兩三天酌情適當增加。其次是給患兒服各種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幫助消化。口服維生素B1、B6與C等。中醫推拿捏脊療法也有一定療效。極重度營養不良者應住院治療。
預防嬰幼兒營養不良癥,主要從新生兒開始進行科學喂養。嬰兒期盡量采取母乳喂養,特別是早產兒更應設法母乳喂養。母乳不足可采用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并按時添加輔助食品。為嬰幼兒制定科學生活制度,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進行合理的室外活動,鍛煉身體。這樣,能促進食欲,有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對患兒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應積極給予治療,消除病因后,營養不良的情況會得到改善。
大家想查詢更多公共營養師的相關資訊,可以登錄德誠學院官網網站(www.lvdonggx.com)(德誠學院專注于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師、心理咨詢師、公共營養師等職業資格證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