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回南天 這些祛濕神物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6-03-21
公共營養師--又到回南天 這些祛濕神物你準備好了嗎?
回南天又來了!每到回南天,就感覺身體乏力,不思飲食,每天都感覺身體和周邊環境一樣都是濕漉漉的,咋辦?
專家常說,回南天時,不要過量吃生冷瓜果,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最好選用幾種祛濕食療方來試試。對體質明顯偏熱,容易上火起瘡、便秘的人,此時可選茵陳、夏枯草煲水;而體質偏涼,動不動就腹瀉、畏寒、即使夏季手腳還冰冷的人,適合的是茯苓、芡實、薏米,可以選這類材料煲湯煲粥。
煲湯煲粥聽上去很復雜,其實,你只需要簡單的“洗洗刷刷”就可以做好這些祛濕“神器”了。
回南天第一神物:姜湯
針對體內的濕氣,試著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湯里可以加少量紅糖,用姜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
回南天第二神物:紅豆薏米粥
“薏苡,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濕利水。”相比燥濕,薏米的特點就是滲濕、安全。
薏米祛濕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湯喝。炒薏米是取凈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
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祛濕效果非常好,也可以多加些水,喝紅豆薏米水也可以健脾祛濕。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鯽魚可以健脾利濕,且含動物蛋白質比較豐富,對脾胃不和有幫助,與薏米等其他可健脾利濕的食材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取鮮土茯苓、白茅根、紅棗、豬瘦肉、生姜適量,分別洗凈。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這款湯能祛濕除困、清熱解毒。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如果想選擇一個在家里就可以簡單操作的良方,可以選擇拔罐療法。拔罐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
大家想查詢更多公共營養師的相關資訊,可以登錄德誠學院官網網站(www.lvdonggx.com)(德誠學院專注于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師、心理咨詢師、公共營養師等職業資格證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