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精神疾患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大力關注
衛計委:精神疾患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大力關注
11月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衛計委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表示,現在生活節奏快,特別是城市里的生活節奏會特別的緊張,人們龐大的壓力需要疏導,精神疾患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大力關注,需要更多專業人員參與進來。
發布會上,衛計委介紹了《關于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指導意見》第14條提到要救助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具體舉措是什么”,宋樹立做出解答。
宋樹立指出,心理健康是困擾著現代人比較常見的問題,分成簡單的一般性的心理異常,也包括重癥的精神疾病患者。衛計委已經就重癥健康患者篩查、登記、管理、救治發表過一些相關的文件。總體想法是要把心理衛生的工作持續開展下去,但遇到了問題,就是現在專業的人員、專業的機構的數量發展不能適應目前心理衛生工作需求。發展轉型、人才的培養等需要一個周期,衛計委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相關文件內容:
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新華網10月25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其中與心理健康相關內容如下:
第三節 促進心理健康 第四章 加強健康教育
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養。加強對抑郁癥、焦慮癥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加大對重點人群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力度。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報告登記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的干預能力和水平。到2030年,常見精神障礙防治和心理行為問題識別干預水平顯著提高。
11月18日,為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十三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就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其中與心理健康相關內容如下:
四、培養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
(十四)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人民群眾心理健康素養。規范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加強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強化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加大對重點人群和特殊職業人群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力度。重點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報告登記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的干預能力和水平。
2016年11月18日,國家衛計委就《關于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
【中國家庭報記者】我是《中國家庭報》的記者,我發現指導意見里面特別提到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能否請出席的專家給我們做一些這方面的解讀呢?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李長寧】影響人群健康的眾多因素中,人類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占到15%;社會和環境因素占到17%;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占到了60%,而衛生服務因素只占到8%。同時,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據專家研究,如果能將這四個方面做好了,能使高血壓減少55%,腦中風、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因此,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對于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