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上班族“猝死”現象頻發,國內七成企業忽視員工健康管理
2016年年12月9日凌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一位醫生猝死。今年10月,一位廣州27歲的程序員因“過勞”猝死家中。而不久前,春雨醫生“70后”創始人張銳也因心梗猝死。隨著企業競爭的越發激烈,近幾年,不斷有媒體報道企業員工“過勞死”現象,看著一個個企業精英英年早逝,關于企業員工健康問題,再次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統計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這讓我國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而過度加班可能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除了IT行業,廣告、媒體、醫療以及金融等行業都已經成為“過勞死”的重災區。
國內企業忽視員工健康管理
日前,衛生部下屬機構對10個城市的上班族調查顯示,中國企業48%的員工處于“亞健康狀態”,經濟發達地區情況更甚,其中北京達到75.3%,上海達75.49%,廣東達75.41%。現代健康管理已經成為都市上班族最強烈的需求之一。
員工,是企業最大的無形資產,但大多數企業對于員工的重要性仍然只停留在一個概念上。當企業考慮投資時,對于除薪資、國家規定等基本福利以外的員工投入往往都會讓位于公司其他方面的投資。而員工亞健康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效率低下,創造勞動價值減少,造成企業的損失。
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組曾表示,由于企業員工缺少健康管理,群體亞健康趨勢必然導致企業逐漸需要應對醫療成本上升、在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方面付出更多成本。
國內企業該如何做好員工的健康管理?
目前,我國的員工健康管理還處于初級階段。而實施員工健康管理,要文化、制度、管理多管齊下。
1、入職體檢是第一步
“入職體檢可以算是企業員工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全國領先健康體檢服務平臺中康體檢網負責人謝明輝先生介紹,入職體檢是專項體檢之一,主要是為了確認入職員工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從事該專業工作,在集體生活中會不會造成傳染病流行,會不會因其個人身體原因影響他人。
2、建立良好的職業環境
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創造力。除了本身的工作環境外,企業最好能提供員工健身、休息的時間與場所,提供營養豐富和衛生安全的飲食,并鼓勵員工少加班和正常回家吃飯休息。
3、完善企業溝通機制
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讓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可以平等對話、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積極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體育活動,舒緩工作的壓力,增強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團隊凝聚力。
4、定期體檢和管理好健康檔案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公司將健康體檢列入公司福利,但很多企業的員工體檢更趨向于一種“形式”,加上多數企業對員工體檢報告的不重視,以及缺乏長期、系統的管理,從而大大削弱了健康管理的效能。謝明輝先生表示,目前為員工建立健康檔案的企業,不足三成,部分企業只有部分中高層有健康檔案。
對此,中國醫師協會HMO陸希祥秘書長認為,企業應在我國保險制度向健康管理傾斜的形勢下,尋求專業的健康管理機構合作,建立有效的員工健康管理制度,開展健康體檢和健康跟蹤管理相結合的健康文化。
想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師的內容,歡迎咨詢德誠教育(www.lvdonggx.com) ——專注于健康管理師考試、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培訓、保健按摩師培訓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