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7-10-03
自古逢秋悲寂寥,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詞名句,應該說是婦孺皆知的句子。而宋玉也把秋景秋物、秋聲秋色,與自己的悲慘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表現詩人的抑郁哀怨、感傷憂憤。這在秋天因景色蕭瑟而使人產生的凄涼、苦悶之感,甚至焦慮、抑郁情緒,其實是一種病,其名稱叫悲秋綜合癥。
換季是人們的身體對氣候最敏感的時候,郁悶的心情也容易趁虛而入。秋天來臨,草葉飄零,容易讓人產生蕭瑟、凄涼之感,人體生物鐘也因不適應日照時間長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進而使得情緒與精神狀態受到影響,“心理亞健康”一觸即發,甚至出現焦慮、抑郁,患上“悲秋綜合征”。
調查顯示,約高達38%的抑郁癥患者,會在秋冬季抑郁發作,秋季的自殺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而至少15%的普通人群,也會在秋天有抑郁情緒的體驗,這就是中國常說的“悲秋”。
患上“悲秋病”的往往是一些平素對寒冷比較敏感的人群,常年在室內工作、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女性患者較多,年齡主要集中在20歲至50歲之間。他們表現為:1、情緒低落、憂傷、悲觀。2、食欲和睡眠質量下降。
預防
1、心理調節:預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調節,保持樂觀情緒。
2、改善營養:盡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補充蛋白質與鈣質的攝取量,以增強耐力與意志力。
3、充足睡眠:每天盡量爭取在晚上10點前入睡;要早睡早起;中午適當小睡10到20分鐘。
4、情感宣泄:多結交朋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親友,向其傾吐心里話。 5、參加鍛煉:體育鍛煉能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和心理變化,較適宜的運動項目有慢跑、戶外散步、跳舞、游泳、練太極拳等。
無論生活、工作還是學習中的挫折和種種不愉快是可以克服的,歡樂是自己體驗的,良好的情緒是自我創造的,而這一切的關鍵是需要人的主動參與,進行積極有效的自我認知矯正、自我心態調整、自我行為矯正等,主動地接受現實、適應環境,善于擺脫困境、勇于戰勝困難,則每一個人都會戰勝它。
佛祖說:“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凈,心是蓮花開。”可見,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是強求不來的,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讓自己活得累。
想了解更多健康管理師的內容,歡迎咨詢德誠教育(www.lvdonggx.com) ——專注于健康管理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培訓、保健按摩師培訓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