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健康管理師的最新資訊
資訊一:我國將設全職卒中健康管理師崗位
國家衛計委王隴德院士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腦卒中已成國民第一死亡原因須加強防控
我國將涌現首批全職卒中健康管理師,計劃在全國200家醫院鋪開,覆蓋近30萬卒中患者。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副主任王隴德院士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卒中人群中近50%是中年人,而且卒中存活的患者,四分之三有不同程度的殘疾,致殘致死率極高,40%以上患者是二次以上復發。研究證明,做好預防工作大部分的卒中可以避免,設立卒中管理師主要為了把疾病的預防和管理放在首位,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問:在腦卒中防范方面目前的現狀是什么?
答:腦卒中已經成為國民第一死因。而卒中存活的患者大概有3/4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且近六成面臨高發風險。國內外大量研究證明,預防工作做好,絕大部分卒中可完全避免,但如此可防、可控的疾病每年在中國造成大量不該發生的死亡和殘疾,經濟負擔每年高達400億元。卒中有一個特點,發病呈年輕化趨勢,現在四五十歲人中風較常見,卒中人群里面近50%是中年勞動力人群。估算全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1167萬人患有腦卒中,而這一數字正在以每年18 .4%的比率增長。世界銀行預測,從2011年到2030年,如防控狀況不改變,我國慢病人數還會增長2-3倍,卒中病患可能增加到3100萬。
問:腦卒中為何會出現年輕化趨勢?
答:卒中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血糖、房顫、生活方式和行為問題等。目前腦卒中呈年輕化趨勢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危險因素防控措施不到位有關。全國25%的成年人有高血壓,可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就沒有注意要去控制血壓,血壓經常忽高忽低,大量喝酒就會中風。其實現在很多人已經有了這種風險,但日常生活中并不太注意。
此外,我們的超重肥胖率在快速增長,超重肥胖是慢性病的主要發生風險。成人基本上超重1/3,12%的人是肥胖。同時,6-14歲的孩子超重肥胖率已經達到了20%.國際研究顯示,兒童期肥胖到成人后,慢性病的發病風險是兒童期正常體重孩子的10倍。
問:為什么要設立卒中管理師這個崗位?
答:卒中病人復發率很高,大概有40%是二次以上復發,六成患者面臨腦卒中高復發風險。“卒中健康管理師”的誕生,是為了幫助卒中患者提高疾病的認知度和治療的依從性,做好二級預防。
卒中健康管理師將基于卒中健康管理工作平臺,通過患者篩查、院內教育、患者隨訪以及患教會等四個方面,對患者提供ESSEN評分、處方登記、床旁教育、出院叮囑、微信電話隨訪、專家熱線等“一條龍”科學健康管理服務。項目計劃覆蓋200家醫院,完成200至300名健康管理師的培訓,做好近30萬名卒中患者的隨訪管理。
問:卒中管理師由哪些人擔任?
答:將主要在醫院的40歲以上的主管護師及以上的職稱的老護士中產生,要求10年以上神經學科臨床護理知識,豐富的卒中護理經驗和腦血管防治知識。首批卒中健康管理師將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有衛生計生委頒發的上崗證書,且是全職崗位。
來源:南方都市報
資訊二:陸家嘴街道首創“社區健康管理師”對接家庭醫生
一名家庭醫生簽約一兩千名社區居民,無法實現全覆蓋的定期上門與走訪; 如何讓居民的健康數據可以及時傳遞到家庭醫生處,同時又讓家庭醫生可以對特殊居民實現重點監管?陸家嘴街道獨辟蹊徑,在32個居民區內首度推出了“社區健康管理師”的概念。通過為居民區配備專門的“社區健康管理師”,來實現居民與家庭醫生之間的無縫對接。
陸家嘴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史熠告訴記者,社區健康管理師是街道“1+1+1+X”健康服務體系中的內核之一,該體系指每個居民區都應擁有1位社區健康管理師,建有1個健康小屋,培育1支健康自治小組,X是指整合各類醫院資源和各類健康科技服務應用產品。除了上門走訪居民,社區健康管理師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負責健康小屋的運營與維護。健康屋是對社區居民完全開放,在這里,居民們可以進行各種常規項目的檢測:血壓、心電、血氧、身高、體重等等。
陸家嘴街道還將在線上搭建“健康查詢平臺、康復管理平臺、健康知識平臺”三大平臺,實現居民與家庭醫生互動,建立社區居民生命健康指數大數據管理平臺,構建健康檔案,對居民進行健康管理與指導。
來源:新聞晨報
往期精彩回顧
上新 | 健康管理師教學研討會圓滿落幕
上新 | 家庭醫生在線、城市特搜直擊報道首屆省健康管理師職業技能大賽
上新 | 揭開寶藏生殖健康咨詢師的神秘面紗
上新 | 重磅|蓬江區計生人員扎根健康大事業,志當健康管理弄潮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