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師|疫情時期的廣州之春,我們怎么養生?
中醫講求治未病,強身健體,未病先防很重要,居民可以用艾灸、香囊和足浴來防病。
艾灸熏蒸避穢除濕
用艾灸避穢除濕在中國由來已久,每年清明也有在房前屋后放置艾葉的習俗。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對常見的十多種細菌和真菌有顯著的殺菌和抑菌作用,研究者在清潔要求較高的母嬰病房采用艾灸熏蒸消毒,空氣中的細菌含量顯著下降。
室內艾灸,建議每間房用一根普通艾條(直徑1.8CM即可)關門關窗后點燃熏蒸30分鐘以上,這樣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殺菌滅菌效果。
如果家里有人不方便關閉門窗,也可以將艾條點燃放置在上風處,可以祛濕除穢,開竅醒神。
香囊通竅安神助眠
春寒料峭,驟雨不歇,空氣中濕氣氤氳,讓人精神倦怠。同時屋內潮濕,氣溫忽高忽低,著涼感冒者越來越多,鼻炎復發者也越來越多。
我們除了注意出門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公共衛生習慣外,更應注意個人的規律生活,不要因為長期封閉在家而養成早不起晚不睡的生活習慣。
春季寒濕較重,肝氣上升,易于倦怠、心煩氣躁,可以佩戴中藥香囊緩解這些情況。
1、“養陽氣”
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春季養生需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護體內陽氣,做到添衣保暖、飲食有度。
穿著仍要注意保暖:春季天氣回暖,陽氣才開始初步升發,所以不要頓減衣物,導致體內陽氣外泄。洋蔥穿衣法走起!多穿兩層薄衣裳,熱可脫,涼可添,層層疊疊還能遮肥顯瘦!
飲食易增甜減酸:肝氣在春季升發,飲食增酸反而會導致肝氣過旺而抑制了脾胃之氣,春天適宜適當多吃甜食,以養脾胃之氣,不然脾胃之氣受到抑制,消化能力受到影響,反而不利于陽氣的升發以及肝氣的疏泄;早起可以喝杯黑糖姜棗茶,平時飲食可以多食用韭菜、芡實、茯苓、蓮子。
2、“養肝”
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因此,順應天時變化,對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及精神攝養進行相應調整,"未病先防,有病防變"加強對肝臟的保健正當其時。
春季養肝,要早睡早起,多伸展身體,幫助陽氣升發,肝氣疏泄,情志上要保持心情的愉悅,多包容少計較,減少內心的負擔以免影響肝氣的疏泄。尤其疫情期間,要保持充足健康的睡眠。
3、“保健防病”
春季溫暖多風,最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及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是許多疾病的高發季節。所以,在春季一定要加強養生保健,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采取綜合性防范措施。春季保健,可早起多練習八段錦,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加強自身防護。
第41期健康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考前培訓班正火熱招生中,欲了解詳情,敬請關注“廣東省德誠職業培訓學院”公眾號,輸入:第41期健康管理師,即可查閱!
德誠學院校區地址
校區:
廣州市黃埔區聯和街龍朱路1號南方易磬創新園
學院總部電話: 020-84264281
學院東莞分部:0769-23060136
廣東省德誠職業培訓學院
讓就業更輕松
往期精彩回顧
上新 |當戰疫中死亡率下降,康復率大增,我們才開始明白健康管理師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