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復習要點(二)
一、組織結構設計的程序
1.分析組織機構的影響因素,選擇最佳的組織結構模式。
(1)企業環境。如果企業面臨的環境復雜多變,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就要求在劃分權力時給中下層管理人員較多的經營決策權和隨機處理權,以增強企業對環境變動的適應能力。如果企業面臨的環境是穩定的、可把握的,對生產經營的影響不太顯著,則可以把管理權較多地集中在企業領導手里,設計比較穩定的組織機構,實行程序化、規模化管理。
(2)企業規模。企業規模小,管理工作量小,為管理服務的組織機構也相應簡單;企業規模大,管理工作量大,需要設置的管理機構多,各機構間的關系也相對復雜。可以說,組織結構的規模和復雜性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相應增長的。
(3)企業戰略目標。企業戰略目標與組織結構之間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
(4)信息溝通。
2.根據所選的組織結構模式,將企業劃分為不同的、相對獨立的部門。
1.為各個部門選擇合適的部門結構,進行組織機構設置。
2.將各個部門組合起來,形成特定的組織結構。
3.根據環境的變化斷調整組織結構。
二、部門結構不同模式的選擇:
部門結構模式主要有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超事業部制、矩陣制等。
(一)以工作的任務為中心來設計部門結構:包括直線制、直線職能制、矩陣結構(任務小組)等模式,也就是廣義的職能制組織結構模式。優點明確性和高度穩定性,缺點是很難了解整體的任務并把自己的工作和它聯系起來。(大公司)
(二)以成果為中心來設計部門結構,包括事業部和模擬分權制模式。(小公司)
(三)以關系為中心來設計部門結構,特別巨大的企業或項目之中,如跨國公司。不穩定。
企業戰略與組織結構的關系:
1.組織結構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協調,是保證戰略實施的必要手段。戰略決定結構。
2.有關企業發展階段的研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說明戰略與組織結構的關系。主要戰略有:
(1)增大數量戰略
(2)擴大地區戰略
(3)縱向整合戰略
(4)多種經營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