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教材:如何診斷嚴重心理問題?
心理咨詢師教材:如何診斷嚴重心理問題?
目標在于學會對嚴重心理問題做出診斷。
1.工作程序
(1)分析求助者問題是否有器質性病變作基礎
(2)根據區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和精神病性癥狀,與精神病性問題相鑒別
(3)分析求助者的內心沖突類型,與神經癥性問題相鑒別
(4)分析求助者情緒是否泛化
(5)確定求助者心理問題持續時間、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影響程度
(6)形成初步診斷

2.通過以下案例來學習診斷的知識
求助者,男性,18歲,藝術學校三年級學生。
自述:從小喜歡繪畫,想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認為上文化課純粹是浪費時間,故從一年級就經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課。自認為應該用這些時間來練習自己的繪畫技巧,但家長認為,文化課必須要有一定的分數才能被學院錄取,不讓他放松文化課。求助者當時認為,只要稍微看看文化課就能通過,用不著花費那么多時間,為此經常與父母沖突,很是心煩,即使在家作畫,也沒有好心情。進入高三后,發現文化課不如自己想得那么簡單,恐怕考中央美術學院的理想要落空,很是焦急,睡眠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難)。父母更是經常責備自己不聽家長的意見,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還要裝出理直氣壯的樣子,不肯承認。還有幾個月就要參加考試了,一家人都著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畫筆,覺得很沉重。聽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求助者母親證實兒子所說的內容屬實。有位醫學專家建議他進行心理咨詢。

[分析]對該案例,診斷過程如下:
(1)該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癥狀,具體情況需進一步了解,以排除器質性病變。
(2)根據區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該求助者產生情緒困擾有明顯的原因,情緒性質和強度與現實處境相符合,有良好的 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動協調,人格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心理狀態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問題。
(3)該求助者的內心沖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自一年級開始就存在學習文化課與繪畫的內心沖突;第二,與父母意見不一致形成的內心沖突;第三,高考臨近。這些沖突,都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心理沖突,屬于常形沖突,可排除神經癥性問題。
(4)該求助者的不良情緒已經出現泛化。
(5)該求助者的主導癥狀是焦慮和抑郁情緒,情緒反應尚在正常范圍內;但從高三開始一直持續到高考前幾個月(推算下來,至少4個月);社會功能受到較大影響。
(6)根據以上分析,該求助者的問題當屬嚴重心理問題。
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嚴重心理問題。

若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