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教材:如何解釋和驗證臨床資料?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4-11-07
心理咨詢師教材:如何解釋和驗證臨床資料?
(一)對臨床資料的解釋,在歸類的基礎上,心理咨詢師可按照以下思路,對臨床資料進行解釋:
第一,注重行為的觀察,在現象與可能的原因之間建立聯系。比如,看到求助者精神抑郁、行動緩慢,這時便可能把這些表現和其性格聯系起來。
第二,找出哪些東西是偏離正常標準的,然后抓住偏離標準的行為表現去考慮問題。
第三,抓住那些“顯眼和突出”的事件,首先給以解釋,并按這種解釋去歸納別的事件。

(二)資料的可靠性是解釋資料的先決條件
臨床上時常有這樣的情況,即得到的資料并不可靠,有些當事人因回避問題而說謊,也有的親友報告情況時,用自己的想象代替事實,這種情況具有危險性,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驗證。
驗證臨床資料可靠性的辦法:
第一,使用補充提問驗證求助者的社會交往方面的資料是否可靠。比如:“這個人是怎樣被你發覺的?”“你怎樣發覺別人對你有這種印象?”
第二,使用問卷和心理測驗。
第三,比較同一資料的不同來源,各種來源如果都給出類似的印象,那么這一資料的可靠性就較高。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相關知識,可聯系德誠教育(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