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教材:在會談中不恰當提問會有什么后果?
心理咨詢師技能教材:在會談中不恰當提問會有什么后果?
在會談中,不論是想控制會談內容還是要了解求助者的情況,都會用到提問的方法。但是,提問本身是復雜的,問題是否提得妥當,關系很大。提得得當,可以促進咨詢關系,讓求助者覺得能被醫生理解,增進交流;提得不好,可能破壞咨詢關系,求助者會覺得自己走進了審問場,阻礙信息交流。
而不恰當的提問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后果:
(1)造成依賴。問題提得太多時,求助者敘述自己的情況時便出現依賴性,不問就不說話。
(2)責任轉移。解決心理問題的關鍵是求助者自己,而不是心理咨詢師。問題過多就會把這一層責任轉移到醫生身上,減少了求助者參與解決心理障礙的機會。
(3)減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求助者等待醫生來挖掘自身的問題,而不主動動腦筋自我探索。
(4)產生不準確的信息。封閉式的問題中,包含著醫生的估計,很可能通過暗示作用影響到求助者,他們回答問題時就可能只顧順著醫生的估計談,卻把真實情況掩蓋了。另外,有的事情比較難以判斷,而非要做出回答時,就難免加上主觀臆測。
(5)求助者可因為處在被“審問”地位而產生防衛心理和行為。特別是對那些質問性的問題,如“你怎么能這樣想呢?”“你不知道那是錯的嗎?”“你為什么不努力爭取?”等等。這時,求助者會產生防御反應,或激烈或沉默。在咨詢會談中,凡屬于“為什么……”、“干嗎要……”、“你怎么能……”、“非那樣……”類的提問,在咨詢關系沒有建立起來之前,應絕對避免。
(6)提問過多可以影響交談中必要的概括與說明。

心理咨詢師在會談中,會出現提問過多的錯誤。原因在于,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和他所說的內容缺乏基本理解;心理咨詢師沒有掌握或不善于使用語言交流的技巧。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最有效的辦法是將各種封閉性提問轉為開放性提問。
德誠教育竭誠為您的職業教育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