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協調師教材-勞動保障主要指標的概念
勞動關系協調師教材-勞動保障主要指標的概念
1.與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密切相關的包括:綜合性經濟指標,勞動力市場狀況、就業與失業狀況、勞 動報酬、勞動爭議狀況等。在綜合性經濟指標當中,最為重要的是國內生產總值、職工平均工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2.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人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于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

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指城鄉居民購買支付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標。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按年度計算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率通常被用來作為反映通貨膨脹或緊縮程度的指標。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持續地上漲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4.職工平均工資是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 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一般而言,國家經濟高速增長條件下,職工的工資應該有相應比例的增加;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情況下,職工工資也應該做出相應調整,以保證職工生活水平不至受到過大影響而下降。

更多關于勞動關系協調師的知識內容請咨詢德誠教育(www.lvdonggx.com) ——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勞動關系協調師培訓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