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教材-咨詢目標的特征
有效的咨詢目標應該具備如下特征:
(1)屬于心理學范疇。咨詢師需要理解,咨詢的任務是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因此咨詢目標應該是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對于不屬于心理問題的求助,一般不屬于心理咨詢的范圍。心理咨詢主要涉及心理障礙、心理適應、心理發展等方面的問題。例如某位連續兩年沒有考上理想大學的求助者提出的目標可能是,希望咨詢師能夠幫助自己,來年考入某名牌大學,這是明確的目標,但因其不屬于心理學范疇,因此不能成為心理咨詢的目標。同樣道理,選什么樣的異性朋友,到底讀不讀研究生,是不是買房等因為都是具體問題,不屬于心理學范疇,都不能成為咨詢目標。只有屬于心理學范疇的認知、行為、情緒、個性等方面的內容才有可能成為咨詢目標。

對于某些既存在軀體疾病同時又存在心理問題的求助者,心理咨詢的目標不是解決軀體疾病而是應該針對軀體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適,或者針對引起軀體疾病的心理因素。此時心理咨詢的目標可能和醫學的目標有聯系,但兩者有明顯本質的差異。在醫療部門雖然也會涉及心理咨詢的思想和方法,但本質上是醫學模式的。在心理咨詢中,雖然有時也需要藥物或其他醫療手段的輔助,但主要的或首要的是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某些從醫師改行過來的咨詢師,可能在實際從事心理咨詢工作時,容易將心理問題藥物化,如對存在失眠癥狀的求助者,或存在焦慮癥狀的求助者,不是致力于幫助其解決心理問題,而是給求助者以安眠藥、抗焦慮藥等,這種情況從嚴格意義上講已經不屬于心理咨詢。區別這一點對于目前中國心理咨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積極的。從心理咨詢的性質來看,心理咨詢的目標應該是積極的。一般來說,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積極的,而回避問題則往往是消極的。如某位大學生因控制不住上網玩游戲,學習成績不理想,雖然自己也認為不應該這樣做,但并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學習現狀。認可、接受學習成績不理想,換專業:退學等,都是消極地解決問題,都不應該成為咨詢的目標。咨詢目標應該是積極的這一特征容易被某些咨詢師所忽視,但其意義很大,咨詢目標的有效性,在于咨詢目標是積極的,是符合人們發展需要的。有些目標雖能解決求助者的問題,但如果是消極的,就不適合當作心理咨詢的目標。
(3)具體或量化的。咨詢目標是咨詢師、求助者共同努力實現的目標。咨詢目標若不具體,或沒有量化,咨詢中雙方就難以執行也難以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某位缺乏自信的求助者,要求咨詢師幫助自己提升自信,這也只是有了一個方向,咨詢師如果不去將其具體或量化,則雙方可能都不知道應該將自信提升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就是實現了咨詢目標,這樣的咨詢,其效果可想而知。咨詢目標越具體,越量化,就越容易執行,也方便進行咨詢效果評估。如針對求助者強迫洗手的行為,雙方商定的目標是從目前每天洗手300次左右,減少到每天洗手100次左右。針對求助者的人際交往較少,雙方商定的目標是從目前人際交往的20分鐘/日左右,增加到60分鐘/日左右。這樣的目標具體且量化,今后求助者做到了哪一步,雙方都一清二楚,是否實現了咨詢目標,咨詢效果如何一目了然。

將對咨詢目標具體或量化是商定咨詢目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求助者提出的目標可能比較模糊或抽象,有的僅僅是提出了方向,比如,希望自己更有能力。這時,咨詢師就應該和求助者共同討論希望更有能力具體是指什么,現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有哪些因素阻礙能力發展,又需要發展哪些能力等。經過雙方討論,使求助者模糊的目標逐漸清晰,具體起來,并能量化出來。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步驟來實施,這也是大目標與小目標的關系,大目標要分解成幾個不同層次的小目標,通過達成小目標而累積成大目標。具體目標是受終極目標指引的具體目標,而不是孤立的具體目標。
若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