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哪些咨詢技巧是不適當的?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4-12-10
心理咨詢師技能-哪些咨詢技巧是不適當的?
(1)詢問過多。有些咨詢師沒有很好地理解傾聽,在咨詢中不斷提出問題,求助者只是被動提供資料,處于一種被詢問而無奈的狀態之中,不利于充分表達自己。讓求助者充分地表達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起到宣泄作用,二是提供資料。許多情況下,求助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根源是什么,咨詢師只有傾聽得當,才會漸漸理出頭緒,找到問題及根源所在。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咨詢師應盡量多聽少問,待非問不可時再問。
(3)不適當的情感反應。咨詢中需要對求助者共情,適當表達情感反應。但如果次數過多或程度過重,反而對求助者產生某種不良的心理暗示,強化了其不良情緒。如,“你感到很傷心”、“你覺得很委屈”、“你心里覺得受了很大的污辱”,等等,有時反而煽起或擴大了求助者的情緒,會覺得似乎真是這樣。尤其當求助者比較信任或崇拜咨詢師時,咨詢師的話就更有分量,其暗示作用就更強。而對于那些自知力、判斷力較強的求助者,則會覺得咨詢師太噦嗦,反應不準確,心里可能會感到不舒服。而且過多的反應會打斷求助者的思路,轉移談論的話題。因此,情感反應適時適度很重要。這里所說的“度’:并非有具體的數量標準,并非說表達10次一定比5次多,或者10次是過度的而5次是適度的。表達情感需要因人而異,對于有的求助者,詢問、概述、情感反應20次都不算過度,而對有的求助者,或許10次就過多了。重要的是,咨詢師要多體會、多思考、多實踐,哪種表達有利于什么樣的求助者。
對于傾聽,咨詢師應該把握的原則是:可問可不問時,少問或不問;可說可不說時,少說或不說;求助者講的都要傾聽。咨詢師并非說得越多越好,有時點頭比說話是更好的傾聽方式。
若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