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內容反應技術
心理咨詢師技能-內容反應技術
內容反應技術,也稱“釋義技術”或“說明”,是指咨詢師把求助者陳述的主要內容經過概括、綜合與整理,用自己的話反饋給求助者,以達到加強理解、促進溝通的目的。咨詢師選擇求助者陳述的實質性內容,經過概括整理后,用自己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最好是引用求助者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詞語。內容反應技術的目的是加強理解、促進溝通。在收集資料時咨詢師常常使用開放式提問,例如:面對一個三十多歲還沒有結婚的求助者,咨詢師提問:“請你談談你戀愛的情況吧?”求助者從最早如何喜歡一位女同學講起,后來是如何經人介紹與某位女孩談了半年,最后是如何失敗的;又講到與另一位女孩如何戀愛到幾乎走人婚姻的殿堂,關鍵時刻又出現了哪些變故,等等。求助者講了半個多小時,咨詢師是否理解了求助者?是否明確了求助者的問題?是否把握了其中內在的邏輯關系等?此時需要使用內容反應技術。
如果咨詢師說:“你剛才談了你的36次戀愛經歷,其中講到有幾次幾乎成功,但最終都失敗了,是這樣的嗎?”求助者覺得咨詢師聽明白了,也理解了自己。通過內容反應技術,促進了咨詢師對求助者深入、準確的理解。求助者因而回:“是這樣的?!比绻稍儙熣f:“你剛才談了你38次的戀愛經歷,幾乎沒有戀愛成功的,最終都失敗了,是這樣的?”因為與實際情況不符,求助者會進行更正:“不是這樣的,我是戀愛了36次,不是38次,有幾次戀愛是成功的,但婚姻是失敗的?!蓖ㄟ^求助者的修正,可使咨詢師達到深入、準確理解求助者的目的。
內容反應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使得求助者有機會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擾,重新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關系,深化會談的內容。一位求助者談到自己與母親的關系時說道:“我母親總是像管小孩子一樣管我,她不允許我和其他男士交往,有時回來晚了,總是追著我問,又和誰出去吃飯了。她不允許我穿這穿那的,連花錢也要限制我,我實在無法忍受,有時我想這是我的親媽嗎?”咨詢師的內容反應是:“你說了你母親對你的限制,你因為受到限制而無法忍受,甚至懷疑她是否是你的親生母親,是這樣嗎?”求助者對咨詢師的反應進行了思考,覺得咨詢師是理解自己的,又繼續進行深入的探索,說:“我主要是認為作為母親,怎么就不相信自己的女兒呢?女兒都這么大了還什么都要管。”此時求助者的問題從抱怨母親限制自己的表層,深入到了自己已經長大,母親應該相信而不應該限制的深層了。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