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使用面質技術的目的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4-12-22
心理咨詢師技能-使用面質技術的目的
(1)協助求助者促進對自己的感受、信念、行為及所處境況的深入了解。
(2)激勵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無意的防衛心理、掩飾心理來面對自己、面對現實,并由此產生富有建設性的活動。
(3)促進求助者實現言語和行動的統一、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一致。
(4)使求助者明確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蓋的能力、優勢,即自己的資源,并加以利用。
(5)通過咨詢師的面質給求助者樹立學習、模仿面質的榜樣,以便將來自己有能力去對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質,而這是求助者心理成長的重要部分,也是健康人生所需學習的課題。

面質技術在許多理論流派的方法中都有所涉及。比如,完形學派非常強調面質,目的是使求助者能持續地對自己此時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們已經做了些什么有所覺察,鼓勵他們去辨別言語與非言語表達之間的差異。理性情緒流派強調對非理性、不合理信念體系的面質,鼓勵求助者努力地去檢查狹隘的非理性信念,從而促使求助者改變并培養理性信念。現實療法基本上是一種面質的方法,以便不斷地鼓勵求助者去判斷他們的行為是否真實,決定是否去負責,并檢查他們是否以不負責的行為去完成他們的需要。交互分析法對求助者用以逃避親密性的策略進行面質,并且激勵他們重新評估仍然影響他們生活的早年的重要決定,也鼓勵求助者決定他們如何改變以及他們想做何種改變。目前求助者中心方法也開始重視面質的意義。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