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自我開放技術
心理咨詢師技能-自我開放技術
自我開放技術也稱“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詢師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與求助者共同分享,或開放對求助者的態度、評價等,或開放與自己有關的經歷、體驗、情感等。自我開放技術與情感表達和內容表達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種特殊組合。
自我開放技術在咨詢會談中十分重要,咨詢師的自我開放與求助者的自我開放有同等價值。它能促進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能使求助者感到有人分擔了其困擾,感受到咨詢師是一個普通的人,能借助于咨詢師的自我開放來實現求助者更多的自我開放。自我開放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咨詢師把自己對求助者的體驗感受告訴求助者。若感受是積極、正面、贊揚性的,則為正信息,如“對于你剛才的坦率,我非常高興。”一般地,正信息能使求助者得到正強化,使求助者愉悅和受到鼓勵,但傳達的正信息必須是實際的、適度的、真誠的,不然會適得其反。若感受是消極、反面、批評的,則為負信息,如“你遲到了20分鐘,我覺得有些不愉快。或許你有什么原因,你能告訴我嗎?”傳達負信息的自我開放時,應注意到它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也就是說,不能只顧自己表達情緒而忽視了體諒求助者的心情。所以,上例中后半句是必要的。

第二種形式的自我開放是咨詢師暴露與求助者所談內容有關的個人經驗。例如,“你所提到的考試前緊張,我以前也有體驗。每到大考前,我就開始煩躁不安,晚上睡不好……但不知這時候你的看書效率怎么樣?”一般來說,這種自我開放應比較簡潔,因為目的不在于談論自己,而在于借自我開放來表明自己理解并愿意分擔求助者的情緒,促進其更多地自我開放。為此,咨詢師的自我開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應始終把重點放在求助者身上。
此外,自我開放需建立在一定的咨詢關系上,有一定的會談背景。若突如其來,可能會超出求助者的心理準備,反而效果不好。自我開放的內容、深度、廣度都應與求助者所涉及的主題有關,若咨詢師自我開放的數量太多,就可能占用求助者太多的時間,故應適可而止。
咨詢師,尤其是初學者務必注意,是否對求助者開放,一般應以求助者請求為準,咨詢中應該反對隨意的,過于主動的自我開放。有些咨詢師認為應該給求助者樹立榜樣,遇到求助者的問題時,主動把自己的經驗開放出來。例如,某求助者連續兩年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但他沒有詢問咨詢師的教育情況。某咨詢師進行了自我開放“我是……大學畢業的,我當年考試時全市第二,披紅戴花的別提多風光了。”求助者的問題是連續兩年沒有考上大學,而咨詢師卻炫耀自己當年的輝煌,可能使求助者不悅,甚至反感。

有時,即使求助者提出請求了,咨詢師也不一定進行自我開放。例如,某女性求助者三十多歲了,還沒有男朋友,她自己總結的原因之一是自己不漂亮,對異性缺乏吸引力。她主動問咨詢師:“您從男人的角度看,覺得我長的怎么樣?”面對這樣的主動詢問,咨詢師可以進行非常真誠的自我開放:“作為男人,我們都希望找的女朋友漂亮,但漂亮不是唯一的因素”;但也可以不開放:“我覺得你長的怎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評價自己”。應該注意避免自我開放可能帶給求助者的不利影響,如“我不知該如何描述你的長相,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的感覺,我要是沒結婚,肯定不會娶你”。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