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道德與理論知識》知識點--攝入性會談?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5-02-02
心理咨詢師《道德與理論知識》知識點--攝入性會談
攝入性會談
(1)如何確定會談的目標、內容和范圍
①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
②心理咨詢師在初診接待中觀察到的疑點。
③心理咨詢師可以依據心理測評結果的初步分析發現問題。
④上級心理咨詢師為進一步診斷而下達的會談目標。
(會談目標中若有一個以上的內容,應分別處理)。
(2)確定提問方式
一般用開放式提問,不使用封閉式提問;有時為確證某種現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閉式提問
(3)傾聽
①釋義:也稱“內容反應”,指咨詢師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談、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再反饋給求助者。重復求助者話語的主要內容,順便提出另一個問題。
不正確的使用釋義技巧時沒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復并評價對方話題后順便提出另一問題、它是控制會談和轉換話題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②中斷:
中斷指在會談時休止一下。當求助者因為情緒激動或思維混亂而喋喋不休時,不能夠強迫使他停止會談。
③情感反射
指心理咨詢師有意識地刺激求助者,使他把會談轉向某類問題。
④引導:由目前的的話題引向另一話題。
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況下,不能做詳細的筆錄,非經求助者同意,也不能錄音和錄像,會談結束后依靠記憶整理。
(6)結束會談(結束會談時必須申明和承諾的話)
再次重申保密原則:“我可以負責地說,依據我們的道德和相關法律,今天我們的全部會談絕對保密,請您放心。”征求求助者同意,會談是否要繼續;討論咨詢方案或讓其回去考慮;若發現有其他疾病應向求助者說明;結束語。
攝入性會談注意事項
(1)心理咨詢師的態度必須保持中性。
(2)提問中避免失誤。
(3)心理咨詢師在攝入性會談中,除提問和引導性語言之外,不能講任何題外話。
(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容。
(5)在攝入性會談后不應給出絕對性的結論。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攝入性會談
(1)如何確定會談的目標、內容和范圍
①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
②心理咨詢師在初診接待中觀察到的疑點。
③心理咨詢師可以依據心理測評結果的初步分析發現問題。
④上級心理咨詢師為進一步診斷而下達的會談目標。
(會談目標中若有一個以上的內容,應分別處理)。
(2)確定提問方式
一般用開放式提問,不使用封閉式提問;有時為確證某種現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閉式提問
(3)傾聽
全神貫注的傾聽;不能隨便打斷求助者的話;不能插入自己對會談內容的評價;傾聽時要有思考,判斷其是否合乎常理、邏輯。
①釋義:也稱“內容反應”,指咨詢師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談、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再反饋給求助者。重復求助者話語的主要內容,順便提出另一個問題。
不正確的使用釋義技巧時沒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復并評價對方話題后順便提出另一問題、它是控制會談和轉換話題中不大常用的技巧。
②中斷:
中斷指在會談時休止一下。當求助者因為情緒激動或思維混亂而喋喋不休時,不能夠強迫使他停止會談。
③情感反射
指心理咨詢師有意識地刺激求助者,使他把會談轉向某類問題。
④引導:由目前的的話題引向另一話題。
引導不是直接建議轉換話題,而是由原來的話題引申出新話題。理解不正確的是咨詢師通過暗示轉換話題、咨詢師直接建議轉換話題。
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況下,不能做詳細的筆錄,非經求助者同意,也不能錄音和錄像,會談結束后依靠記憶整理。
(6)結束會談(結束會談時必須申明和承諾的話)
再次重申保密原則:“我可以負責地說,依據我們的道德和相關法律,今天我們的全部會談絕對保密,請您放心。”征求求助者同意,會談是否要繼續;討論咨詢方案或讓其回去考慮;若發現有其他疾病應向求助者說明;結束語。
攝入性會談注意事項
(1)心理咨詢師的態度必須保持中性。
(2)提問中避免失誤。
(3)心理咨詢師在攝入性會談中,除提問和引導性語言之外,不能講任何題外話。
(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容。
(5)在攝入性會談后不應給出絕對性的結論。
(6)結束語要誠懇、客氣,不能用生硬的話做結束語,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誤解。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