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案例:不合群者苦惱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5-06-11
心理咨詢師案例:不合群者苦惱
17歲的小芳是班里文藝委員,活潑好動,愛唱愛跳,她身材好,長得漂亮,在市里中學生文藝匯演中得過“歌星”大獎。可是上高二以來,她忽然發覺自己又孤獨、又寂寞;在舞臺上她得到那么多掌聲和鮮花,可是在教室里、在日常學習中,她沒有知心朋友,甚至沒有人愿意和她多說說話。
過去她沒有這種感覺,她為自己的文藝天才自豪,甚至沉浸在自我欣賞的陶醉中,然而現在她發現同學們并不喜歡自己。自從有了這種感覺,天天為之苦惱,心中壓抑得喘不過氣來。她越想就心情越沮喪,每天下晚自習回去想睡覺,卻怎么也睡不著,一直到一、二點鐘才朦朦朧朧似睡非睡;早上一醒來,又想起了這些事,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在壓抑中斷送了?在學校不受,以后走上社會也不會受人,是不是這樣呢?
“你只是有些神經衰弱,因為你想的太多,把人際交往的事看的太重了。過去你為什么沒有這種感覺呢?”心理醫生問。
“過去我太幼稚,只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錯,很少看到自己的弱點,這是因為我太驕傲了吧,才會被同學們另眼看待。”
“你沒有嘗試一下嗎?如果你在同學們說說笑笑時加入進去呢?”
“就好象沒法介入,她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把我晾在一邊;有些男同學愛跟我說話,可是我又怕引起女同學議論,就對男生愛搭不理的。結果男生也不愛理我了,女生也不說我好,我怎么過去沒注意這些呢?”
“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與別人交往要主動啊!你喜歡跟同學、老師打招呼嗎?”
“我總認為自己先和別人打招呼,就是低三下四看不起自已,我有時碰到人也打招呼,可是這樣做了,心里也不舒服。”
“我很愿意這樣做,可是現在跟班上同學關系挺僵,好象沒什么話說,我都想要求老師給我調一個班。我怎么才能打開局面,轉變與同學的關系呢?”
“這要從一些小事開始做起。先找一二個與你關系較好的同學說說你的苦惱,再多注意關心周圍同學,現在快過“五四”青年節了,班里和團員都要組織活動,你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在組織這些活動時多與同學交往,也可以與同學合作出節目,這不正是個好機會嗎?”
“請您多給我出出主意,對‘五四’青年節的活動,我有許多想法,就怕同學不支持,不理解,又怕說我出風頭,我真不知道該怎么做,怎么我現在顧慮這么多呢?”
“你在長大,走向成熟,當然就比過去想問題周到。可是‘三思而后行’,并不等于前怕狼后怕虎,你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并且利用這次活動改變你在同學中的印象,轉變與同學們的關系,我想,只要你努力去做,是能做好的。”
“我遇到問題再來請教您,我要試一試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有‘人緣兒’!”
“你有問題隨時可以給我打電話,祝你一切順利!”
小芳果然說到做到,盡管不是一帆風順,她已經變得自信多了,與同學們融洽多了。
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