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別再孤獨了,真的與吸煙和肥胖沒有區別的”
孤獨的心理學定義:
人們在社會中生活,具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需要,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當某種社會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對社會關系的渴望與現實擁有的實際水平產生差距時,人們就會感到孤獨。孤獨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一個人可在眾人參與的生活環境中,或者在眾皆歡樂的熱鬧社交場合而仍深感孤獨,也可在漫長的獨處中毫無孤獨感。孤獨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負性情緒體驗,在孤獨心態下人們往往會感到寂寞、郁悶、焦慮、空虛、無助、冷漠甚至絕望,常伴有銘心刻骨的精神空落感。
“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卡西奧波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發表研究成果時說,孤獨可以削弱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血壓上升、壓力增大,還有造成抑郁癥的危險。研究發現,孤獨者和社交活躍者的健康水平差距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肥胖癥患者和非肥胖癥患者的差距類似。”
孤獨的危害
孤獨可以改變內分泌,可以削弱意志,可以加速人體衰老,本以為是獨居老人會深受其害,但是現代人更易感到孤獨。
卡西奧波說,這一現象與現代社會的一些缺陷密切相關。如今,人們更多使用網絡進行交流而不是面對面交流。
“人們的生活狀態越來越孤立。部分由于人口老齡化以及晚結婚、少生子等原因,人們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孤獨感日益增強。”他說。
卡西奧波著有《孤獨:人類天性和社交需要》一書。他在書中預測,隨著傳統家庭結構走向解體,社會孤獨問題會愈加嚴重。另有調查顯示,與上一代人相比,現代人擁有朋友和知己的數量明顯減少,因此現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獨。
第一種:只要有人對自己稍稍好點,便可以和對方掏心掏肺;
第二種:對所有人都友善,可對誰都提不起精神;
第三種:無論看什么電視劇,都能想到自己;越是溫暖的歌,聽了越想流淚;
第四種:寧可錯過真愛,也不承受傷害;
第五種:人多的地方,會讓自己感覺不舒服;
第六種:喜歡宅在家里,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
第七種:聽著歌,聽著聽著就會難受、想哭;
第八種:難過時,通訊錄里翻來翻去,卻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
這些表現,你占了多少種呢?如果占了半數以上的話,你可得注意了,關乎健康,關乎生命,不容小覷。
為什么會孤獨
首先是情感的缺乏。在一切成熟的人際關系中,都免不了失望。譬如,童年時期缺乏愛,或至少覺得沒有得到足夠愛的人,她是孤獨的。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了救弟弟,但姐姐卻奇跡般生還。可是,生還的姐姐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也沒有選擇去唐山尋找自己的親人,因為她一直記得媽媽最終選擇的是弟弟,而不是她,情感的缺乏,從沒有讓她感覺到失去親人的孤獨,反之,孤獨讓她的恨與日俱增。
其次是溺愛。溺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習慣有人護著,成年之后。他們會向別人成倍地索求,這樣一來會把身邊的人嚇跑。1972年以來,政府提出了計劃生育,幾十年下來,造就了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很多孩子被寵愛有加,當他們成年后,有很多至今流行著單身主義。
還有是自戀。不習慣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總是歸罪與他人,怪別沒有對自己付出更多,這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在這種自我中心的背后,隱藏著深深的自我陶醉和過度敏感。久而久之,最終會落下孤單只影。
最后是缺乏自信。源于一種見不得別人變好的心態,不能跟身邊的人建立信賴關系。
當你孤獨等級修煉得越高,你的健康將與之成反比。
孤獨如何破
方法一:多讀書,認清自己。
方法二:多參加實踐活動,融入集體。
方法三:敢于突破自我,認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
方法四:學習抗壓和釋發壓力,不斷貼近生活。
方法五:學會生活。
簡而言之,熱愛人生吧!
上新 | 健康管理師教學研討會圓滿落幕
上新 | 家庭醫生在線、城市特搜直擊報道首屆省健康管理師職業技能大賽
上新 | 揭開寶藏生殖健康咨詢師的神秘面紗
上新 | 重磅|蓬江區計生人員扎根健康大事業,志當健康管理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