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的幕后英雄:公共營養師
從前、現在你活得好不?
說到生活質量,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不生病,有保障生活的物質!
然而,有很多人有各種亞健康狀況,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質量,這跟一個專業有直接的關系,那就是公共營養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科學,走進公共營養師!
01、喚醒你關愛自己
某食物的營養分配
少壯不努力,看不懂英文?
早在1944年到1945年,為了更好地指導饑荒救援工作,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名叫Ancel Keys的流行病學家進行了一項關于人類饑餓的實驗。
在400多個報名的志愿者中,Keys認真挑選了36個身心健康的青年男性做實驗的被試者。實驗的第一階段是12周的控制期,這群青年每天可以吃到3200卡路里左右的東西。接下來就是長達24周的挨餓期,男青年們每天只被允許吃大概1600卡路里的食物。為了模擬歐洲人因戰爭而食物短缺的真實生活,被試者的菜單上基本只有土豆、甘藍、蘿卜、面包等,偶爾才能吃到一點肉和乳制品。然后,Keys團隊逐漸為被試者恢復了正常的進食。
研究的發現頗值得玩味。隨著實驗的推進,除了遭遇頭暈、脫發、腸胃不適等等生理不適外,男青年們的注意力、判斷力和記憶力,還有性欲,都出現了下降。此外,他們的抑郁、易怒、焦慮等等情緒也在與日俱增。其中一個人甚至用斧子砍掉了自己三根手指,而且他自己都不記得他到底是有意的還是不小心。在恢復期,大多數人出現了暴飲暴食的現象。這些說明了什么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像癌癥、高血壓、糖尿病、老人癡呆等慢性疾病,恰恰就是咱們平常的飲食、營養、環境問題所導致的,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然而,人們往往都把希望寄托在醫療卻不愿意改變錯誤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更排斥接納新的理念。
超前的健康管理理念與落后的國民健康素養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鴻溝,這就是目前健康管理行業的困境所在,也是公共營養師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日本民眾就意識到:科學的營養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前途。
你知道什么是INQ嗎?它指的是食物的營養密度。在日本,這是連幼兒園小朋友都懂的知識,在咱們國家,甚至連成年人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有營養立法,國家將國民的營養教育和咨詢納入政府的工作范疇,也具有完善的營養教育體系。日本等國家都規定,醫院、幼兒園、食堂、餐館以及食品工廠等,都必須設營養師,負責膳食營養或給病人開營養處方等。
從上述的事例,我們要過得好,要從“100年前,我們強調要有的吃!50年前,我們強調要吃的飽!30年前,我們強調要吃的好!”的觀念中改變過來,今天開始,我們強調要吃的有營養!
02、公共營養師帶你走進關愛自己的行列
這次疫情抗戰中,除了勇敢的醫務工作者外,也涌現出一群幕后英雄,他們就是營養師。
抗擊疫情時,醫務工作者在前,營養師在后不斷的補給。而良好合理的膳食營養是保障免疫系統正常工作的基礎,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的風險。
長久以來,我們為了金錢犧牲了健康,平常的不科學飲食加重了身體的負擔,但因這場病毒,大家的認知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明白了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明白免疫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身心健康,將是未來檢驗一個人價值的關鍵。
經臨床證明,營養與慢性病、腫瘤、亞健康、情緒、自閉癥等等有著重要的關系,營養干預是改善各種狀況的有效手段。譬如:
◆ 大批的基因檢測/體檢公司,報告出來后,需要進行個體營養干預;
◆ 大量的醫院術后病人,醫院沒有精力管理,需要營養師進行營養支持;
◆ 一大批優良健康的科學產品,需要被營養師鑒別,去傳播告知大眾;
◆ 太多太多的孩子們,需要從小抓起,需要營養師告訴正確的飲食方式。
03、公共營養師是如何讓你發生改變的?
營養師怎樣讓你做到遠離亞健康的呢?
舉個例子:一青春期長痘痘的女孩求助營養師,營養師建議需要系統的調理,健康的身體是好的生活習慣,營養健康的飲食,適量運動,好的心態一起才能形成的。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女孩對自己身體進行的系統的調理。
女孩堅持了一段時間后,痘痘消失了。
04、關于公共營養師你想知道的事情
但需要注意的是,“取消了公共營養師的職業資格認定”并非取消“職業工種”,迄今為止,國家依然保留“公共營養師”職業工種。也就是說,公共營養師這個職業依舊是被全社會認可的,各大營養健康行業必須的人才之一!
德誠學院即將推出公共營養師培訓班
敬請期待!
廣東省德誠職業培訓學院
讓就業更輕松
上新 |暖心!德誠學院助力企業開展線上適崗培訓,每人每年最高補貼1000元
上新 |當戰疫中死亡率下降,康復率大增,我們才開始明白健康管理師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