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教材-共情的重要性
心理咨詢師教材-共情的重要性
咨詢師對求助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及體驗就是共情。“共情”一詞在心理咨詢各理論流派中有不同稱謂或譯法,如“共情”、“投情”、“神人”、“同感心”、“同理心”、“通情達理”、“設身處地”,等等。

在咨詢過程中,如何理解求助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有些咨詢師可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體驗求助者的內心世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求助者感到自己不被咨詢師所理解,不但難以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也往往打擊了求助者繼續咨詢的動機。某求助者因不知該如何選擇女友而苦惱,他說:“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姑姑給我介紹了一個女孩,非常賢惠、溫柔,但不漂亮,我有些不滿意。我姨知道了又給我介紹了另一個女孩,人長得非常漂亮,屬于人見人愛的那種,但既不溫柔也不賢惠,而且脾氣很大。兩個女孩都同意與我交往,可我犯愁了,該同哪個女孩發展感情,到底該娶哪一個呢?”某咨詢師從自己內心的感受出發,說:“你這算什么難事?既然各有優缺點,娶哪一個都行,你就隨便娶吧,犯什么難啊,實在選不出來,就扔個硬幣,漂亮的是字,溫柔的是徽,哪面朝上就娶哪一個!”這時求助者可能會說:“你說得很輕巧,如果真能這樣我也就不來找你了,看來你理解不了我,我不和你講了。”

的確,咨詢師確實沒有很好地理解求助者的內心世界,從求助者角度看其存在的問題,如何把漂亮和賢惠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這簡直比登天都難,對求助者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難的難題。咨詢師不能理解并體驗求助者的內心世界,不但良好的咨詢關系沒法建立,咨詢也不能繼續下去。從上面例子很容易看出,心理咨詢中,咨詢師需要也必須體驗求助者的內心世界。

若想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知識,可關注德誠教育網站(www.lvdonggx.com)——專注于公共營養師考試、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心理咨詢師資格等職業教育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