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技能教材:會談的態度如何表現?
來源:德誠教育 發布時間:2014-11-07
心理咨詢師技能教材:會談的態度如何表現?
心理咨詢師在和求助者會談時,只應保持一種非評判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是使求助者放松的重要因素,能夠令求助者無所顧忌地展現內心世界。

心理咨詢師的態度,從表情到語言都要注意,在為收集資料而進行的會談過程中,有些話是不能講的,如:“你的做法是荒唐的”,“這件事不符合原則”,等等。這種評判性的結論,有時在心理治療中也不能隨意給出,在初期會談中更不能使用。一旦說出這樣的話,會談氣氛會立即轉變。

如果會談中心理咨詢師非要表明態度不可,心理咨詢師的態度也必須是中性的,可以說“你所談的情況,從心理學角度完全可以理解”或“我十分理解你的情況(或心情)”,等等。
表達“理解”,是最中性化的和非評判性的態度。它可以使求助者得到知己,而并非是支持者或反對者。從心理學角度看,“理解”只說明心理咨詢師對他的行為或情緒發生的規律性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對其社會效應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種保留態度。所以,這種表態既不破壞會談氣氛,又對后來的幫助指導留有余地。

德誠教育竭誠為您的職業教育服務






